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,分別以桂枝湯與麻黃湯治療。按一般講法,病會由按六經入陽
明、少陽,再入三陰,這是外感寒邪的基本走向。然而,病機其實除了外感寒邪的方向發
展外,還會向內傷方向發展。內傷發展的方向並不乎合六經的走勢,而是有自己的一套
進展走法,我稱之為「內傷病理演進」。太陽病的內傷病理演進主要有兩種,一是桂枝湯
的「風傷營內傷病理演進」,一是麻黃湯證的「寒傷衞內傷病理演進」。本文今次講麻黃湯
證的「寒傷衞內傷病理演進」。
風為陽邪犯絡傷營,寒為陰邪則犯經傷氣;風性外揚故犯絡則帶走衛氣,使營停絡阻。寒
性收束故犯經則鬱閉經氣,使氣機不得宣達。由此起,桂枝湯證的內傷病理演進會由引
致虛勞及奇經病,而麻黃湯證的內傷病理演進會引起水腫、心火、動血、動風等臟腑失
調。以下將細解釋寒邪如何步步傷人。
外感風寒,寒性收引,在外犯人使陽氣不能宣達而鬱於表。這裡首當其衝的陽氣正正就
是太陽之氣。太陽以寒水為主令,與少陰君火互為底面。人體表層有一身水氣就是太陽
寒水。這層表氣可以維持人的體表溫度、以及為表層各處提及水份進行氣化和代謝。所
以太陽的主要功能就是透過太陽寒水以溫熙體表、衛外固表及進行表部的氣化。然而太
陽寒水本屬陰性及物質基礎,本身需要非常多的陽氣才能夠推動佈表以進行氣化。那麼
太陽之氣從何來?答案正是由與太陽寒水互為底面的少陰君火而來。少陰的主要功能,
就是維持神明、心跳和體溫。少陰君火是一團火氣,若直接溫熙人體,人體一下子就會
熱壞燒掉。因此少陰維持體溫需要介質用來吸收及保持能量,使體溫不會過亢及長久。
而這介質正正就是位於體表,應對外界的太陽寒水了。因此太陽之氣的本質,其實就是
少陰君火對外輸送的一部份。
以太陽傷寒為例,風寒犯表外束,太陽之氣鬱而不得宣達,因此身體不得出汗。太陽寒
水氣化受礙,水氣外停使人惡寒及周身疼痛。表氣外束汗孔收閉故肺氣不通而喘。病在
表故脈浮。屬寒故脈緊。此時用麻黃湯:麻黃並非用來發汗,而是用於宣透在表受寒邪所
鬱之陽氣。桂枝甘草溫心助陽,帶動少陰之氣輸出太陽。杏仁暢通肺氣,使表氣更為順
暢。陽氣透達寒氣不再外束,故寒水能夠氣化,頓見汗出,身痛除而喘平。所以謹記麻黃
並非發汗藥,而是透藥。麻黃湯不是發汗劑,而是解表劑。解表不是發汗,發汗不能解
表。
又若太陽傷寒而見太陽寒水內停,除了「無汗,身疼腰痛骨節疼痛」之外,寒水更機會成
為一種病理產物,入裡流到腸胃,稱為「太陽寒水內陷」,傷寒論把這種情況名為「太陽陽
明合病」。太陽陽明合病時,由於太陽經氣化失司,故見項背強几几,臨床上除了項痛,
還可能會下及腰痛而強。由於病由太陽內犯陽明,還可見到胸鎖乳突肌攣急引起轉頭低
頭強痛,或牙關緊痛等。另外太陽寒水內陷走到腸胃,就會下利。這種下利必然是排出
水一般的大便,幾無形狀,可知其本質就是太陽寒水。此時用葛根湯,是桂枝湯的基礎
上,無喘不用杏仁,無水腫故仍用芍藥,更加薑棗充盈胃氣輸送藥力到達肌肉,加麻黃
透達陽氣,更加葛根以解陽明肌熱。葛根是陽明解肌之藥而非太陽藥。麻黃湯雖能治周
身疼痛,但郤不能治療項背強几几,必須用葛根才能治,是為甚麼呢?這是因為太陽寒
水已經內陷,由皮毛內陷肌肉,鬱阻陽明經氣而生熱。大凡陽明肌熱,不論項背強几几,
或面色緣緣正赤,或麻疹時透外出等,葛根皆為主藥。
太陽陽明合病,太陽寒水內陷未化熱時,其下利之水瀉味道不重。然而內陷久久不解時
,由於少陰君火不能透達外輸太陽,久久內鬱引起心煩脈促,結合內陷腸胃之太陽寒水
,化熱引起味重特別臭的水瀉,傷寒稱為「協熱而利」。故方用葛根芩連湯,方中葛根解
肌熱,芩連清少陰內鬱不解之熱,芍藥解攣急,甘草解毒止利。身體火熱有多種,而大凡
由少陰而來,必用苦寒,黃連是主藥。
太陽傷寒久久不解,寒水不一定會內陷腸胃,反而有可能會長期停滯體表而引起水腫。
以大青龍湯為例:「脈浮緊,發熱惡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煩燥」,皆是太陽寒水久久停滯
所致。由於少陰君火失司化為邪熱內鬱,故見心煩燥。又金匱:「病溢飲者,當發其汗,大
青龍湯主之」,大青龍湯就是一條宣透陽氣,以發汗除煩而退水腫的方劑。或問少陰君火
內鬱心煩,為甚麼大青龍湯不用黃連而用石膏呢?因為大青龍湯證致病之由不一定是
由太陽傷寒不解而來,亦有可能由飲水過多鬱遏胃火而來,稱為飲熱,故方中重用石膏
,是為了解飲熱而設。借用這條方來解決少陰君火內鬱的心煩,剛好合乎實則瀉子之法
,用石膏解胃火而除心煩。而事實上,若心火鬱閉重證,宜更加黃連。
寒邪外束,久久少陰陽鬱,引起心火亢盛,繼而動血,乃是「寒傷衞內傷病理演進」的定
例。輕者引發傷寒論中的衄解。稍重者衄後仍不解,時時自衄反覆。重者引起「身目俱黃
,狂叫欲走」,或「皮膚斑爛,身如凝血,兩目如火,十指皮俱脫,煩渴,躁急不寧」,葛洪
在傷寒六書中用三黃石膏湯,不單用麻黃配石膏,更配合黃連解毒湯來用,是處理寒鬱
火重甚至動血的妙方。方中動血不用地黃犀角,是由於動血是果,心火內鬱是因,傷寒
外束又是心火內鬱之因,因此斧底抽薪不必涼血,逕行宣透外寒結合苦寒直折邪火,這
與溫病熱邪入營,溫病家憚忌黃連苦寒傷陰的情況完全是兩種病機。不少中醫「大師」,
宣稱大青龍湯可通治溫病,又或大凡動血則用犀角地黃,又或寒溫統一云云,皆無疑痴
人說夢話。
心火亢盛久久傷血,可引起心煩不寐。黃連阿膠湯及東垣朱砂安神丸皆在此例。又或心
火盛而傷及氣血盜汗,可用當歸六黃湯。又久久傷陰傷腎,可用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
丸。以上皆是瀉心與補陰結合之法,後世稱為「瀉南補北」。
外受風寒,內鬱心火,外焮內橎,可引動肝風,發生麻痺震顫眩暈中風等病。例如劉元素
創制三化湯,用大黃合羌活治療中風。又舉孫思邈大續命湯為例,方中麻黃黃芩石膏生
地當歸等諸藥並用,來治療諸種風病,中風風痱,肢體緩縱不收,皮膚不知痛癢,口不能
言等。看似雜亂無章,其實法理嚴謹:風寒外束用麻黃,外風焮動內風用羌活,內陷腸胃
結合飲熱加石膏,寒鬱心火亢盛用大黃、黃連、黃芩等苦寒瀉心,火盛動血用生地,心火
久久傷陰用當歸等等。
掌握「內傷病理演進」,了解六經之外的病機走勢,不單可以讀通傷寒,亦可讀通金匱及
後世時方,有助了解病人的病情病機,心中有數,用藥遣方自可左右逢源。
蔡智夫醫師